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技术资料

多多资料

+关注

风险评价4种方法|风险评估5个要素

风险评价4种方法

项目风险评估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对项目风险进行连续的辨识和分析,为有效地控制风险提供依据,风险评估通常也分为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

不过,在项目实践中,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常常互叠,需要反复交替进行。因此,某些评估法也是交替使用的,项目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风险解析法

也叫风险结构分解法,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把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然后通过对子系统的分析进而把握整个系统特征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

比如,对于市场供求总量的偏差,首先将其分为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然后各自进一步分解为国内和国外,其风险可能来自区域因素、替代品的出现,以及经济环境对购买力的影响等;产品市场竞争力风险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品种质量、生产成本以及竞争对手因素等;价格偏差因素可分解为诸多影响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因素,随项目和产品的不同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又称为综合评价法或主观评分法,是一种最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应用于确定型风险或不确定型风险。它是基于专家的知识、经验和直觉,通过发函、开会或其他形式进行调查,发现项目的潜在风险,对项目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评定,把多位专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分析结论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适用于风险分析的全过程。

专家调查法有很多,头脑风暴法、风险识别调查表、德尔菲法、风险对照检查表和风险检查表是最常用的几种。

采用专家调查法时,所聘请的专家应该此行业和所评估的风险因素,而且要做到客观公正。

虽然项目特点和规划难度很难用完全定量的精确数据加以描述,但都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或专家知识,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他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结果。

蒙特卡洛模拟法

项目风险管理中采用的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一种根据统计理论,利用计算机来研究风险专生概率或风险损失效值的计算方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风险分析方法,其本质是统一实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多个非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对项目总体目标所造成的影响。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数学模型模拟被试验的目标变量,这个数学模型又被称为模拟模型,模拟模型中的每个风险变量的分析结果及其相对应的多方概率值用具体概率分布来描述,然后使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再根据这一随机数在各风险变量的分布中取值。当各风险变量的取值确定后,风险总体效果就可根据所建立的模拟模型计算得出,在目前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中,这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相对精确的方法。

模糊数学法

模糊数学法是利用模糊理论评价项目风险的一种方法,因为工程项目风险中很大一部分很难用精确的数据加以描述。

现有的绝大多数风险分析模型都基于需要数字的定量技术,而与风险相关的大部分信息虽然很难用数字表示,却容易用文字或句子来描述,项目风险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适于采用模糊数模型来解决问题。

模糊数学法在处理非数学化、模糊的变量方面尤其独到之处,并能提供合理的数学规则去解决变量问题,相应得出的数学结果又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为描述性语言,这一特性极其适合解决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的潜在风险,因为潜在风险大多是模糊的、难以准确定义且不易用语言描述。

风险评估五要素(Risk5)

假如一个人需要分析风险,那么一上来就是分析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根据量表打分,然后根据在“风险热图”上位置判断风险等级(高中低),那么这样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信度会很低。如果风险评估本身用处不大,就是说从开始也没指望起到什么作用,那么还可以做一下。如果风险评估结果真正能够影响决策,那么这种意义上的风险评估就有些类似于“玄学”,评估过程有些虚无缥缈,结果的正确性只能凭借感觉了。

风险评估需要方法论,即需要思维模型指导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风险。风险评估者需要依据正确的思维模型去分解风险过程,深入、系统分析风险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发生后能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思维模型和方法论的支持,那么风险评估就变得与古代占卜算命一样,你不知道结果是如何得出来的,同时信不信这个结果也只能由你自己去选择了。

国内外关于风险评估方法论和思维模型的研究不多,一些标准和指南会提供一些最基本的风险评估过程描述,但是这些风险评估过程还算不上思维模型,不能为风险评估提供具体指导。更不用说,许多所谓的标准和指南实际上是在提供错误的指导,误导人们做出不正确的风险评估。

在风险研究过程中,我自己研究设计了一个风险评估思维模型:风险五要素(Risk5)。多年来,我自己一直在使用风险五要素法分析风险。风险五要素法是一个用于风险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可以细化描述风险发生过程,全面识别风险发生的各个要素,标准化风险描述方法和格式。通过五个风险要素的分解,可以更为详细和准确地识别和分析风险相关信息,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对风险加以展现。

最近,我对风险五要素法做了升级,升级后的Risk5将成为一个更为完整、全面的风险评估思维模型,甚至“革命性”提升了风险评估的分析力和洞察力。当我分析风险的时候,就会依据Risk5对风险进行结构化分解,分解之后就会发现对风险的理解非常透彻,同时也为随后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措施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会知道这些措施到底在抵抗风险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风险管理措施组合。

同时,我在设计和升级风险五要素(Risk5)时,兼顾了定性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分析的要求。如果只是进行定性风险评估,那么就可以延用传统的顺序量表和风险热图方式,只不过这里面具体的方法和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想进行风险量化分析,那么利用风险五要素法可以帮助定义风险输入变量和相应参数,并依据量化模型模拟计算风险结果的概率分布。风险五要素法使得风险量化分析的过程变得更简单、可靠。

风险五要素法从方法上讲更偏向于风险量化评估,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我从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更多地使用了风险量化的思维方式,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量化评估确实要比定性评估要求对风险有更多的信息和认识。当你掌握了风险五要素法之后,你会认识到风险量化评估方法相对于定性评估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会发现你的风险评估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偏向于风险量化评估,你会喜欢上风险量化分析方法。用黑客帝国里面的蓝药丸和红药丸比喻定性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评估简直太形象了,吃了红药丸,就会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 提醒:如果获取失败,请联系客服退款。 客服QQ:87434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