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褐腐病生防菌株GMH31发酵条件的优化
钱一鑫1,康冀川1**,罗乙凯2,耿坤3,雷帮星1,张斌3
1.贵州大学西南药用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2.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阳550025;3.贵阳市植保质检站,贵阳550081
摘要:利用从药用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猕猴桃褐腐病生防菌株GMH31,采用含毒介质平板法进行抑菌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微量元素)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尤韦可拟盘多毛孢菌株GMH31培养基组分最佳配比为麦芽糖35g/L、氯化铵12g/L、K2HPO40.1g/L、甘氨酸0.015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14d、培养温度26℃、初始pH6.0、摇床转速120r/min、250mL装液量100mL、接菌量为装液量的6%。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GMH31菌株发酵滤液对猕猴桃褐腐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16.45%。
关键词:猕猴桃褐腐病;尤韦可拟盘多毛孢;菌株GMH31;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Y(2013)3044],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2014)59],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Y(2013)3042],贵州省省校合作计划项目[LH(2014)7657]
作者简介:钱一鑫,女,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防治、药用真菌开发利用。
小提示:登录后刷新 微信支付5元即可获取资料附件~
*** 提醒:如果获取失败,请联系客服退款。 客服QQ:874345335。***